本網訊通訊員譚修文報道:10月28日,疫情突襲,家住鄭集鎮潘河村四組的95后退役軍人李銳主動請纓參加村疫情防控工作。此前,李銳曾是南沙守礁士兵,守衛祖國南大門。
李銳2017年入伍,在南海艦隊某部服役,曾三次受到嘉獎,2020年4月在公差勤務中左手中指截肢,2022年9月光榮退役。退伍回到家鄉,鄭集全鎮上下正如火如荼開展共同締造活動,他找到村委會,積極參加村級共同締造活動,最臟的污水溝是他一鍬一鍬清理的,最臭的定點垃圾箱是他一次一次擦干凈的,被群眾親切的稱為“衛生戰士”。
如今,面臨嚴峻的疫情,李銳脫下軍裝,又穿上防護服,沖在了戰“疫”最前線,兌現了“若有戰,召必回”的誓言。村委會招募志愿者分工時,李銳說,哪兒都行,哪里缺人就去哪兒。最初,群眾不理解防疫靜默管控政策,李銳就在疫情防控巡查勸導組,無論田間地頭還是村頭巷尾,都能聽到他那親切勸解群眾的聲音。
在潘河村組織全民核酸檢測中,面對好幾百人的檢測任務,群眾不能聚集在檢測場地,如何高效運轉、緩解群眾長時間等候產生的負面情緒以及系統錄入都是非常關鍵的一環。潘河村之前培訓的系統錄入人員外出打工,村里急需系統錄入人員。李銳得知這個情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學習,迅速加入核酸檢測班組,有效解決了系統錄入這一“卡脖子”問題,使潘河村全員核酸檢測得以順利完成任務。白天完成了核酸檢測任務,晚上,李銳又主動要求在村口交通檢測點值守,直到后來有武裝民兵接手卡點值勤任務。
“熱愛祖國、無私奉獻、英勇作戰、艱苦創業、團結協作”是南沙精神的內核,不管在部隊,還是在家鄉,李銳用行動踐行著南沙精神。他說,潘河一天不解除管控,就一天不下“戰場”。
(編輯:聞俊 編審:謝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