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網訊記者劉毅報道:為維護農民工的合法權益,宜城市人民法院通過靈活運用"以物抵債"的執行方式,為26名農民工成功追回被拖欠的工資近10萬元。
9月8日一早,14名農民工在宜城法院執行局干警的陪同下,準時來到鄭集鎮某家具廠,開始挑選滿意的家具,他們的工資將以家具實物的形式進行抵兌。
宜城法院執行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這起拖欠農民工工資案件中,26名農民工工資沒有拿到,大家聯合向法院申請強制執行。法院立案后,經過調查發現,被執行人因欠款比較多,也沒有可執行的財產,致使案件陷入僵局。最后法院經過調查發現,被執行人以前曾做過家具生意,目前還有一批家具沒有售完,于是便和農民工進行協商,最終確定了"以物抵債"的方法。
在家具廠內,整齊擺放著桌子、椅子、沙發、床頭柜等各種家具,種類繁多,樣式各異。26名農民工分為2批,于9月7日和8日先后來到家具廠,根據所拖欠工資的金額挑選對應價格的家具。
南營辦事處安惱村村民張善民曾在被執行人工地干活,做了2個月,卻只拿到了1000元錢。張善民告訴記者:"我們那里小老板把我喊過去的,4月份和5月份在那邊工作,工資總共有6000多元,目前還有5000多元沒有結算。"
在同伴的幫助下,張善民根據拖欠工資金額,認真挑選了適合家庭使用的家具。"我就選了一張桌子,還選了20把椅子,比較實用,看起來也不錯,放在家里也顯得有檔次。"張善民對"以物抵債"的方式表示滿意,"以家具低工資,選的還比較滿意!"
在市法院執行局干警的協調下,當天來到家具廠的14名農民工全部選到了合適的家具。有的現場叫來農用車,有的將三輪車直接開到家具廠,將選定的家具搬上車、拖回家。截止當天,26名農民工涉及9.9萬元的標的額,已全部履行完畢。
下一步,市法院將切實發揮好職能作用,積極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涉農民工工資執行擺在民生工作的突出位置來抓,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
(編輯:聞俊 編審:杜道兵)